本网讯(通讯员 吕梅花 李晨晖)为进一步做好特殊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疫情结束后创伤性心理问题的有效干预,5月9日下午14:30,学院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学院心理辅导员吕梅花主持,青春护航学院李艳老师应邀参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史丹、副院长赖晓晶及学院全体班主任、辅导员参加会议。
会上组织全体参会老师共同学习了《疫情结束后警惕这些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一文的主要内容,结合此类主题,班主任和辅导员分别就此学习交流了心得体会,李燕老师从专业的角度讲解自己的个人经验并从教师自身心理调节和学生心理指导方面推送学习资料和专家服务队公益团体辅导招募,解答了老师们交流中的相关疑惑。
班主任张勇纲副教授结合《疫情结束后警惕这些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一文中的主要内容,逐一分析所带班级学生目前的情况,指出在日常工作中,需特别留意学生的“抑郁情绪”。班主任赵丽老师结合疫情期间学生的实际案例,建议各位老师可以多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家庭劳动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情绪。班主任骆群曙副书记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自己在学生工作中的小心得,在这个”键对键”的特殊时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们的在线学习状态来判断学生的情绪变化,还可以通过多方位寻求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来掌握学生状态等宝贵建议。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的服务学生和让大学生更好地自我护心,班主任杨俊博士还结合自己工作中的个人感受向大家推荐《大学生抗疫心理情境应对指南》这本书,让各位老师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更有底气。其他老师们也积极分享了一些在心理育人方面的经验做法和感悟。青春护航学院李艳老师围绕老师们的发言和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扰,也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意见。
19药品生物技术4班杨俊博士推荐书籍
19制药工程3班班主任骆群曙发言
威廉希尔副院长、班主任赖晓晶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承担教学任务和具体的工作事务,线上学习指导不能面对面,在克服诸多重困难的同时要做工作中的有心人。并再次强调,一是希望大家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更加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在线学习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学生,能够指导和辅导学生。二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要相互交流班级学生管理及疏导的方法,达到资源互补、不留死角。三是希望班主任和辅导员们后期多留意班级中是否存在因疫情原因造成创伤性伤害的学生,特别是一直跟踪管理重点关注学生,本身心理防线较弱,一定要耐心开导,早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四是在这次特殊“战疫”中做好学生教育和帮扶工作的同时,我们每一位老师也要调节好自身的心理状态,不断提高抗压能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强大的内心,打好这场攻坚战。
参会教师中部分老师截图